首页 都市 重生1988,我成了煤二代

第39章 关停的小煤窑

  下午张伟豪去了学校,王燕又拿起笔记本琢磨了起来。_0.0-小¨税!王. ¨免·废^粤?读′思忖再三后,王燕拨通了自家弟弟的电话。 学校里第一节课的历史课上,张伟豪盯着课本上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插图,耳边却响起蒙省矿区装载机的轰鸣。 下意识在草稿纸上画下履带式挖掘机的轮廓,想起周有福矿上那台从鬼子国进口的采煤机 —— 巨大的滚筒吞进煤层,吐出的黑金在传送带上堆成闪烁的小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历史老师的声音突然被闷雷般的轰鸣切断。 教室后排的男生猛地站起:“地震了?” 课桌椅在晃动中发出吱呀声,前排女生尖叫着抱住课本,窗外的杨树被气浪掀得枝叶狂舞。 “安静!” 历史老师拍着讲台冲到走廊,张伟豪瞥见她的背影在气浪中摇晃。远处后山方向腾起淡灰色烟尘,带着股子熟悉的煤屑味 —— 那是炸药爆破特有的气息。 下课铃一响,全班像炸开的马蜂窝般涌到天台。张伟豪挤到栏杆边,只见蜿蜒的山路上扬起黄土,十余辆军绿色卡车满载武警战士呼啸而过,车斗里的防爆盾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肯定是部队在演习!” 几个男同学指着后山的烟尘大喊道。,微~趣?晓~税+ *冕*沸*岳\毒′ 张伟豪盯着半山腰上的烟尘, 那里曾是黑虎山村的集体用地,此刻裂开的地表露出褐黑色煤层。 猛然想起前世父亲酒后说的 “奇闻”:某户村民新婚夜,床铺突然塌进地下煤窑,小两口抱着红盖头掉进煤堆,成了矿区酒桌上的段子。 “这应该不是演习。” 张伟豪攥紧栏杆,“是在炸非法煤窑。” 周围同学哄笑起来:“你咋知道?难不成是你家开的?” 张伟豪没说话,目光扫过后山错落的窑洞。 2001 年的阳光正盛,却照不亮那些藏在山体里的黑色洞穴 —— 那里塞满了村民自制的雷管、简陋的通风设备,还有对暴富的疯狂渴望。 他忽然想起老爹曾经说过的话:“小煤窑就像山体里的寄生虫,吸的都是带血的钱。” 放学路上,警戒线己经拉到村口。 张伟豪隔着封锁线,看见武警战士用红色油漆在窑洞口喷写 “封” 字,几个戴安全帽的村民被押上警车,其中一人穿着印有 “XX 煤矿” 字样的旧工服 —— 那是国营矿淘汰的制服,如今穿在非法矿主身上,显得格外讽刺。¨比~奇?中!雯*徃¢ ,勉^肺\粤′黩? “听说挖穿了国营矿的巷道,差点闹出人命。” 卖雪糕的王大爷摇着头,“上个月还见他们用拖拉机拉煤,这下全完喽。” 夜幕降临时,后山又传来沉闷的爆破声。 张伟豪站在阳台上,看见冲天的火光将云层染成暗红色,像一块正在凝血的伤口。 母亲在厨房喊他吃饭,电视里正播着《新闻联播》:“国务院今日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要求坚决取缔非法小煤窑……” 咬下一口母亲做的糖醋排骨,忽然想起前世父亲同事的感慨:“那些被炸掉的煤窑,真的是可惜了。” 此刻咀嚼着 2001 年的晚风,他终于读懂这句话的重量 —— 有些野蛮生长的财富,注定要在黎明前的爆破声中,为更规范的未来让路。 但是后一世,确实黑虎山矿又重开了,而且是座年产几百万吨的大型煤矿。 想起几年后那块立在黑虎山村口的巨型石碑 —— 上面用鎏金大字刻着 “黑虎山煤矿:年产 300 万吨优质动力煤”。 此刻被武警查封的破败窑口,未来会变成井架林立的现代化矿区,命运的转折总藏在时代的褶皱里。 当时黑虎山村的小煤窑被封后,国营矿当时想扩建,派了地勘队去勘测。要说当时那地勘队也不知道是谁找的确实荒唐,在封了窑的窑口处打了几个井口,就说什么煤层含量不够,草草了了事。 后来这黑虎山村的村长不信邪,自个家挖,拿个铲子都能挖出煤,怎么到了国营矿嘴里就是含量不够了。 自己又私下找了个地勘队,花了不少钱将黑虎山村周边详细地勘探了一遍。新的地勘队得出的结论是:黑虎山村底下有大量煤层,总产量高达千万吨。 那村长也是个聪明人,他把地勘报告悄悄藏好,没给任何人透露半个字,接着不动声色地把村里能买的土地都承包了下来。 田间地头、荒坡野岭,甚至几户人家的宅基地,都被他以各种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