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准备喊楼活动
....... 沈确的确是没有写大纲的习惯。*s^h-a.n,s.h!a+n?y¢q¨.~c!o¨m. 前世尝试写作的时候,也是没有写大纲,这也就导致了当时往往是写一段剧情卡一段剧情,在考虑剧情走向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 按道理来说,现在如果想写好一本长篇小说,大纲是避不可免的,不然剧情的节奏很容易崩盘。 但是,重生过后,记忆力渐长,写三国小说的话脑子里的东西很多,完全不需要思考,首接莽。 编辑见沈确没有大纲,简单的错愕过后,就让沈确写一份大纲给他看看。 编辑看大纲的主要原因是,想看看作者的后续剧情走向会不会崩,设置的卖点啊爽点够不够好,他会根据网文市场的角度提供一些修改意见,毕竟每一个签约的作者都是他手底下的心血,作者成绩差,对他的业绩也用影响的。 沈确照做。 花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整理出了一份粗略的大纲给他看。 编辑认真的看了过后,给沈确回复,没问题,完全没问题,按照这个节奏写下去吧,你这个新人还是蛮有天赋的,我都指点不了你什么。 ...... 转眼间,距离高考己经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正午的太阳尤为刺眼。·k+u!a.i·k·a.n!x!s¢w?.¨c,o·m¢ 操场两侧的树荫,遮挡住了阳光,刚好成为学生的避凉场所。 三两好友肆无忌惮的吹着牛逼,幻想着大学的美好生活。 学校广播电台,播放的正是今年周董刚出的新专辑《烟花易冷》。 小年轻还是很喜欢听周董的歌的,播放广播电台的同学应该就是周董的粉丝,因为沈确听到好几首周董的歌了,像是主持学校广播电台的同学,有个人偏好,就喜欢听点淡淡忧伤的小情歌。 学校也不会因为这事儿,非得让那个同学切歌,放点励志的歌曲这类的。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在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 ...... 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沈确也不自觉的轻哼,他个人也是很喜欢这首歌的曲调风格的,或许是歌词的感染,内心也不免的生起一丝无端的惆怅。 离别季,总是伤感的。.5/2¢0-s,s¢w..¢c`o/m· 哪怕是二世为人的沈确,同时拥有青春和青春的感受,再次身临其境,也会感到物是人非的蹉跎感。 更别说这些风华正茂的毛头小子了,有对未来的希冀,也有对高考的担忧彷徨。 期间,周鹏举去网吧的次数,己经少得可怜了,以前都是和沈确一起玩的,现在沈确不玩了,自己一个人玩真的挺没意思的。 周六还是会照常摆摊卖冰饮,沈确逐渐当起了甩手掌柜,給周鹏举拿大头,周鹏举见沈确好像也没摆摊的心思,也就勉为其难的承受了这份重任,反正自己也不爱学习。 就这样,周鹏举利用每周六的时间的时间去照常摆摊。 他还买了一个几百块钱的杂牌手机,也就拿来看看小说,最近在追一本三国小说,还挺好看的,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更新也太慢了。 而且,基本都是晚上才更新,挠得他心痒痒的。 此时。 沈确正和周鹏举、张思涵、王莉莉,盘坐在树荫下聊着天。 “嗳,小确子,你说今年会有喊楼吗?”张思涵好奇的问道,只不过语气中有那么一点丧的感觉。 喊楼这两个字,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讲,可能有那么些许陌生和小众。 南方高校基本都会有的喊楼活动,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自行组织,在高三下晚自习的时候,为高三的学长学姐助威加油,只不过这几年学校没有这样的活动,还是挺惋惜的。 像张思涵这样爱浪漫的小女孩,这样热血青春的喊楼活动怎么会不让她心动呢?她可是盼了好久。 沈确还没说话,话茬就被王莉莉接了过去:“怎么可能嘛,我还特意问了前两届的学姐,她们都说没有喊楼,主要是学校不让,教导主任抓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