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去川大报道的路上
...... 9月1日。,w?d-s-h,u`c^h·e.n·g,.\c¢o/m~ 渝城到蓉城有首达的地铁,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蓉城了。 本来张思涵提议,让沈确和周鹏举搭乘他爸爸的车,一起去学校,周鹏举没什么搭乘顺风车还节约了一点买票钱。 沈确死活不肯,现在都没到见家长的地步,就对张思涵说,车票己经买好了,退不了。 张思涵也干脆,不让他爸爸送,她也买票一起坐地铁。 这下,张建明不乐意,一定要亲自送女儿去学校,为了安全着想。 张思涵拗不过,只能气嘟嘟的坐在上老爸的私家车。 早上八点钟买的车票,沈确爸妈从七点就开始吵嚷着沈确去学校报到了。 沈确前世走南闯北,跟父母分别太多次,内心暂时对分别早己经没了波澜。 川渝一家亲,沈确是去蓉城读的大学,李秋菊和沈安国更没有什么不舍,要是离得远可能还会上演一场母慈子孝的戏码。 不过爸妈是真想送一送沈确,沈确要去和周鹏举汇合后,要一起打车去车站就没有让他们送。 8点。 沈确和周鹏举如愿的坐上了前往蓉城的地铁。,墈`书,君/ !首¨发* 地铁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包小包的背着行李。 年轻人很多,看样子跟他一样,都是去学校报到的。 临走前,爸妈给了他1000块钱的生活费,李秋菊跟他说过,没钱了找她要,不要闷声。 一零的时候,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都是800.1000的样子,反正吃食堂能够吃饱喝足,偶尔可以出去搓一顿火锅啥的,但要是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就别想了,经费不足。 有一个经常出去泡吧的室友,就挺看不起沈确的,因为他想通过泡吧来增加室友之间的感情,但屡次被沈确拒绝过后,就有点掉面子,说他不上道。 记得以前的他,在渝城理工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学习不好,再加上很体贴爸妈,比较懂事,不怎么厚着脸皮找爸妈讨要生活费,有其他娱乐活动他也是掐着钱来花,从来不会超前消费。 反正能省则省。 大一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太费钱了。 没办法只好找周鹏举借,但是鸟哥的生活费也是爸妈给的,也需要用钱啊,也只是偶尔借几次,借多了总不能让鸟哥顿顿吃泡面了。 爸妈哪里知道,此刻的沈确银行卡上躺着100万的账户余额。~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 都是最近的小说稿费和充电宝的销售利润,沈确甚至可以去4s店提辆车了。 不过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沈确也没解释什么,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份1000块钱的生活费。 到了蓉城东站。 沈确和周鹏举就此分开。 川大的望江校区在武侯区,周鹏举的川师范在锦江校区,不顺路。 他打了一辆出租车,这年头网约车都很少,蓉城的生活节奏跟渝城差不多,毕竟本是同根生。 出租车司机是本地人,操着一口流畅的蓉城话,上来就问:“帅哥,走哪里?” 蓉城话听起来其实和渝城话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沈确听在耳朵里,能够自然的分辨出来,抛开口音不谈,光是语速就不一样。 渝城人说话:“横、杠、快、冲”。 蓉城人说话:“软、绵、慢、温”。 这是广义上的区别。 狭义的区别就是渝城人说话不经过脑子,蓉城人说话阴阳怪气。 沈确问:“到川大多少钱?” 司机一听还是个高材生嗳,张口就要50,显然是在敲竹杠。 虽然吧,渝城和川省在行政级别上己经划清了界限,但根源却从未断过,你来我往,不分彼此,各自在地区安家的人大有人在。 蓉城东到川大望江校区收我50,你看我像不像白痴? 再也有钱也特么不能交智商税啊。 “师傅你黑起皮儿宰啊,到川大收我50,最多30走不走。” 司机说不行,他排队等车都等了这么久。 不要拉倒,沈确正准备下车换乘。 司机就愁着脸说:“来来来,30就30嘛,拉你这一单我板板费都挣不到。” 沈确在心中冷笑了一声:“要是真亏本的买卖,没有人会做,都是做生意的,只要卖出去了,说明他这一单怎么说都有有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