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追封和硕柔嘉公主
“小二十没了后朕知道你伤心,朕也伤心,但朕虽为帝王,但也抵挡不住生老病死,朕年岁也大了,也不能再给你一个孩子。/s′i,l,u/x-s¨w..-o\r_g\” “皇上......” “按规矩,夭折的孩子不能葬入皇陵,也不能设神位祭祀,但朕决定为你破例一次。” 钟卓宁此时双眼微睁,满是惊讶的看着康熙。 只见康熙脸上的微笑瞬间变得严肃,看着一旁的梁九功朗声道:“梁九功,传旨,追封皇二十女为和硕柔嘉公主,命钦天监择吉日附葬承祜皇子陵寝,特许设神位享香火祭祀,拟好旨后就明发吧。” “老奴遵旨。” 梁九功恭敬的答道。 他现在心中也很是震惊,抬头看了眼钟卓宁,不禁将钟卓宁这位穆妃娘娘的地位提到了最高。 他跟了皇上数十年,最清楚承祜皇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不仅仅是因为嫡子,还因为那时正值皇上亲政不久,内有鳌拜等西大辅臣摄政,外有三藩不平,皇上还未完全执掌朝政,皇位甚至都有些不稳。 承祜嫡皇子出世,皇上后继有人,又因为是嫡子,使得不少重嫡庶的汉臣归心,大大稳固了皇上的皇位。/1′1.k′a?n¨s,h!u¨.*c¨o′m~ 如今和硕柔嘉公主能附葬承祜皇子陵寝,可真是意外。 梁九功心思一转,就去拟旨了。 钟卓宁也是忙走上前,向康熙行礼道谢,“臣妾谢皇上恩典,谢皇上还记得咱们的女儿,臣妾真是高兴。” “唉,快起来吧,小二十也是朕的女儿。” “......” 两人又是一番感动涕零的交谈。 见康熙精神有些不济了,关心问候了几句,就在康熙的注视下离开了清溪书屋。 刚出了清溪书屋,抱琴便十分激动的紧握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娘娘,真是好事,这真是大好事啊,若是公主泉下有知,一定会很开心的。” “皇上金口玉言,公主...公主日后也能光明正大的享受香火了,奴婢...奴婢真是高兴。” “娘娘,您日后也能去奉先殿祭祀公主了。” 看着又哭又笑的抱琴,钟卓宁双眼有些湿润,能有今日的机缘也算是凑巧。 阴差阳错之下,她也算对得起原身了。 她也理解抱琴的激动。 从原身怀孕十月到生产,再到几个月后的夭折,都是抱琴和抱月两人亲力亲为的,付出的心血和情感不比原身少。/微?趣~小^说+网′ *更_新′最.全. “......” 好好的安慰了一番抱琴后,两人便相视一笑回了瑞景轩。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上午 畅春园,瑞景轩 钟卓宁穿着件白色玄狐皮制成的大氅,手上还抱着一个火炉,站在瑞景轩殿门口处,看着外面零星的雨夹雪,感受着刺骨的寒风,她的神色十分的平静。 抱琴和抱月一言不发,乖巧的站在她身后。 只有谷嬷嬷站在钟卓宁身侧,轻声的禀告着,“娘娘,小厨房炖的乌鸡枸杞参汤己经炖好了,也装好放在炉子上温着了,还有宣妃、成妃、定嫔和勤嫔几位娘娘也商量好了,一刻钟后就动身去清溪书屋。” “就是这些日子畅春园内都被戒严了。” “尤其是清溪书屋外更是被御前侍卫和火器营、神机营这些禁卫守着,您有皇上的口谕可以自由进出清溪书屋。 “但宣妃和成妃她们能不能进去,老奴有些担心。” 听完谷嬷嬷话,钟卓宁那平静的脸上睫毛微动,大氅下紧握着的双手更是紧了松松了紧的,可见她内心也并不平静。 不过也是。 不管康熙史书上如何评价,是否当得起“圣祖”和“千古一帝”的赞誉,但他是史书上认可的、公认的执掌了这片大地数十年的主宰,没有任何异议。 能见证她的崩逝本就让人心潮澎湃。 更别说还有可能见证遗诏,对下一任帝王登基有所帮助,怎么能不让钟卓宁她激动呢。 而且种种谋划等的就是今日,机会难得,她也不会放弃。 思绪平稳后,只见钟卓宁嘴唇微张,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双眼看着面前的雨夹雪,红唇微启。 “宣妃和成妃她们也是关心皇上,担忧皇上的身子,本宫身为协理六宫的穆妃,她们既然提出了要见皇上,本宫也不好阻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