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混在1980

第44章 钱不够用

混在1980 笑笑嘲笑鸟 1528 2025-08-30 17:25

  第44章 钱不够用

   要给其它刊物投稿,这事儿还得给王伟一个交代才行,毕竟之前已经答应过他,不给其它媒体供稿的。

   要不妥善解决,那就得罪人了。

   无论哪个圈子,讲的都是人情世故,这种特质在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家庭生活还是日常社交中。

   不过这事儿也好办,陈凡打算主打一个量大管饱,把问题推回给王伟,你自己吃不下,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就是短篇,要写什么?

   最近忙着见家长事儿,就没有动笔的打算,一时之间陈凡也有些抓瞎,捉摸了半天,才想着先写一篇社评得了。

   这篇社评是之前就构思好的。

   之前是想着,要是“拒绝道德绑架”“拒绝无效道歉”两篇社评发出之后,农机厂再不低头,就再发一篇。

   陈凡当时做过预设,假如农机厂没诚心道歉,旁边就一定会跟着几个人,在边上呼着喊着:

   “农机厂已经跟你道歉了,这事儿就过了吧。”

   “小姑娘,做人要大度一点,不能抓住一点错漏就不放。”

   ……

   这种人,称之为:圣母!

   陈凡当时就想,真要碰上这种人,肯定得再发一篇《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请远离圣母心》的社评。

   相声演员老郭曾说过:“我挺厌恶有一种人,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偏偏,这种人还不少!

   跟道德绑架一样,都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社会现象。

   如此一来,能写的东西就多了。

   不过这次没把农机厂写进去,毕竟当面道歉了,许今秋也已经谅解,事情就算过去了,没必要抓着不放。

   真要再写下去,那就得小心对方狗急跳墙,这年头也没监控,真把人逼急了,路上捅你一刀都有可能。

   忙活到了半夜,陈凡才躺下睡觉,等醒来时,看了下手表,已经八点多了,把晨练都给耽误了。

   洗漱一番之后,陈凡就拿着钱,敲开了隔壁的房门:“兵子哥,数一下,看有没有差错。”

   三千六百元,刚好是出版的稿费。

   陈凡拿回来后就一直放着,连捆钱的封纸都没拆掉。

   “才八点多,你小子怎么比我还着急呢。”李红兵笑着把钱收下,大致过了一遍,就让媳妇儿把钱收好。

   “等消息传出去,来找你买房的能排成串,你信不?我这叫落袋为安,免得遭人惦记。”

   八零年还没有房地产的概念,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却非常旺盛。

   商品房绝大多数人是买不起的,京城年初推出的 160套,售价三万元,都好几个月了,现在还没卖完呢。

   但大杂院便宜啊。

   不买整座院子,只要一间、两间,很多家庭挤一挤,再借一借,还是能凑出买房的钱的。

   上辈子李红兵要去香江的消息传出后,就有一群人找他买房,最后让张建军拿下了,可是得意了好一阵子。

   陈凡铺垫了这么久,不就是想要先人一步拿下房子。

   李红兵收了钱,也不耽搁时间,拿上房本和各种证明,就跟陈凡一起去房管所办理房屋过户。

   房管所离得远,俩人是坐公交去的,在一套老旧的苏式建筑里边,是当初苏联援建时期留下的,面积还挺大的。

   不过来这办事的,真没几个人。

   商品房卖不动,大杂院很少人卖,房管所也没多少业务,到了这边都不用排队,没多久俩人就出来了。

   陈凡手上多了一张房本!

   这下是彻底稳了,回头就把值钱的玩意盘点出来,至于房子本身,更像是附带的,跟赠品没多大差别。

   当然了,再过个二三十年,大杂院的房子也是很值钱的。

   在房价最高时,南锣鼓巷这样式的两间房子,只要改造成复式结构,卖个大几百万,是一点问题没有。“走着,回去了!”

   俩人又坐公交回去,等回到帽儿胡同已经快十一点半了。

   陈凡直接去舞蹈团门口,等了一小会儿,许今秋就出来了,这姑娘今天扎了个大马尾,满是破碎感的脸上又多了几分清新。

   对于这张脸,陈凡是怎么也看不够的。

   上前一步,就想给她个拥抱,许今秋脸色一红,赶紧跳开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