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恩人是刘备

第34章 巡盐

  莒县事了,孙康、孙观兄弟二人被张羽抛出的“下邳太守”和“下邳都尉”这两颗分量极重的砝码彻底砸晕。/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感激涕零之余,立刻以刘备臣属自居,效率惊人地开始了搬迁准备。 莒县这座他们苦心经营数年的堡垒,一朝搬离,千头万绪。安抚部曲、清点府库、交接民政、安排亲眷、整备行装……整个莒县都笼罩在一种既兴奋又忙乱的氛围中。 张羽一行人自然不好再留下打扰。临行前,糜竺郑重叮嘱孙氏兄弟:“伯台、仲台,下邳虽定,然礼不可废。赴任前,务必先至郯城谒见刘使君,聆听教诲,正式谢恩,也使州府上下知晓使君信重之深意。” 张羽也补充道:“二位根基在此,骤然搬离,部曲家眷同行,动静太大,易惹人注目,反生不测。不如让大部军马先期开拔,进驻下邳,熟悉防务,安定人心。二位轻车简从,先至郯城,再赴下邳,更为稳妥。下邳乃州府重镇,盘根错节,赵昱赵治中熟悉内情,可让他暂留数日,助二位梳理政务,交接要害。” 张羽顿了顿,语气带上一丝严肃,“切记务必在岁首之前,将下邳军政理顺,牢牢掌握。开春之后,州府或有重大举措,届时若因内部不稳而手忙脚乱,恐负使君重托,亦有损二位威名。” 孙康、孙观闻言,心中一凛,激动之情稍抑,立刻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孙康肃然拱手:“军师、糜公金玉良言,康(观)铭记于心!必不负使君厚望,定在岁首前,将下邳打造为徐州稳固之南翼!若有差池,甘当军法!” 看着孙氏兄弟郑重领命,张羽微微颔首。!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莒县之行,堪称完美。 一行人辞别孙氏兄弟,离开莒县。白马义从护卫着马车,踏上了新的路途。方向,却不是西北的开阳。 赵云策马靠近张羽的车驾,请示道:“军师,我等是否即刻启程前往开阳?” 车帘掀开,张羽探出头,目光投向东南方辽阔的天空,那里隐约能嗅到海风的气息。他轻轻摇头,反问道:“子龙,可知徐州之利,除却土地、人口、兵甲,还有何物最为紧要?” 赵云略一思索,沉声道:“盐铁?盐乃民生必需,铁可铸兵造器。” “然也。”张羽点头,随即转向旁边的糜竺,“子仲兄,你乃徐州别驾,执掌州务,可知我徐州盐场,主要设在何处?” 糜竺被问得一愣,有些奇怪地看着张羽:“子平何有此问?盐铁乃国之命脉,州府自有详录。徐州产盐之地,主要在琅琊郡沿海、广陵郡沿海,以及……东海郡沿海。” “东海郡呢?”张羽追问,目光灼灼。 糜竺虽不解其意,但作为东海本地豪族,对此更是如数家珍:“东海郡产盐之地,主要在郁洲岛、朐县沿海,以及赣榆沿海。其中,郁洲因西面环海,避风良港较多,盐亭最为集中。” “好!”张羽抚掌,果断下令。“那便不去开阳,转道东海,先去郁洲盐场!” 此言一出,不仅赵云面露诧异,连糜竺也大感意外:“子平!臧霸盘踞开阳,泰山群豪虎视眈眈,此刻不去降服此獠,稳定琅琊腹心,为何要去看盐?盐政虽重,然眼下之急,非此啊!” 他心中焦急,孙氏归附的消息必须尽快让臧霸知道,同时也要施加压力,此刻拖延,恐生变故。/0.0~暁+说`网¢ ?首^发\ 张羽却显得胸有成竹,微笑道:“子仲兄稍安勿躁。孙氏兄弟归心,此乃喜讯,亦是惊雷。让这消息在琅琊,尤其是开阳,先‘飞’几日,让臧霸掂量掂量,消化消化。” 张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况且盐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州府财源命脉!乱世之中,钱粮兵甲,缺一不可。欲稳固根基,充裕府库乃根本大计!此行,绝非闲逛。” 糜竺听张羽分析得头头是道,尤其提到“充裕府库”,正中他这位掌管钱粮的别驾心坎,虽然仍觉有些冒险,但也知张羽行事必有深意,且盐政确实是他职责所在。他沉吟片刻,道:“既如此,便去郁洲。那里盐场最大,盐官亦是我旧识,可令其详述盐务。” “善!”张羽颔首。 于是,队伍在官道岔口转向东南,马蹄踏起烟尘,向着海风的方向疾驰而去。 数日奔波,队伍抵达朐县。早有糜竺派出快马通知,东海郡派驻郁洲的盐官——一位姓陈的中年文吏,己在朐县码头等候多时。 换乘舟船,渡过不算宽阔的海峡,便登上了郁洲岛。海风带着咸腥和湿冷扑面而来,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