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恩人是刘备

第29章 来信

  翌日清晨,张羽刚刚处理完几份军务文书,门房便来报:“先生,兖州程昱先生求见。?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张羽眉梢微挑,又来了?张羽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请程公入正堂奉茶,我即刻便到。” 果然,程昱并非空手而来。他今日拜访,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昨日闻军师提及盐务,心有所感,特来请教海盐煎煮之法与徐州盐场规制”,态度谦逊诚恳,仿佛真是一位虚心求教的学生。 张羽心中了然,这是程昱的试探与深化。盐利之事太过重大,程昱需要更多细节来评估可行性,同时也在观察张羽的态度是否一如既往。 他不动声色,以礼相待,娓娓道来。两人谈得颇为“投机”,从煮盐工艺谈到运输成本,从市场波动谈到官府管控,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 临别,程昱再次表达感谢,并“不经意”地提及:“军师见识广博,治世之才,惜乎困于徐州一隅。若得遇更广阔天地,如曹兖州帐下,必能大展宏图,匡扶社稷,功业更胜今日十倍。” 赤裸裸的招揽之意,虽在意料之中,但程昱说得如此首白,还是让张羽心中微凛。 他面上笑容不变,拱手道:“程公谬赞,羽才疏学浅,蒙主公不弃,委以重任,己是惶恐万分。刘使君仁德爱民,志在匡扶汉室,此间正是羽尽心竭力之所。曹兖州麾下英才济济,如程公、文若、奉孝等皆当世俊杰,羽安敢望其项背?程公厚爱,羽心领了。” 婉拒,但姿态放得很低,给足了程昱面子,也明确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 程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更多的是“果然如此”的了然。他不再多言,含笑告辞。 第三日、第西日、第五日……程昱仿佛在张府扎下了根。他总能找到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登门,或是探讨用兵之道,或是询问徐州政务的具体措施对兖州是否有借鉴之处,甚至有一次带来了一副新得的古琴谱,要与张羽“共赏雅音”。 每一次,他都停留数个时辰,谈天说地,引经据典,其学识之渊博,见解之独到,确令张羽也获益匪浅。 张羽照单全收,每次都以礼相待,热情周到。两人或对坐品茗,或执卷论道,气氛融洽得如同多年老友。?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然而,在这表面的融洽之下,是彼此心知肚明的暗流涌动。 程昱的算盘,张羽洞若观火。这位曹营智囊,招揽不成,便退而求其次,行此“阳谋”。他就是要如此高调地、频繁地拜访张羽,让郯城上下,尤其是刘备的核心圈子都看到,他程昱,曹操的重要谋士,与徐州的军师张羽过从甚密,相谈甚欢! 他要的就是在刘备心中种下一颗名为“猜疑”的种子。君臣相疑,自古便是大忌。一旦刘备对张羽的忠诚产生一丝动摇,或者对张羽与曹操方面的“私交”感到不安,那对徐州内部的团结将是致命的打击。这便是程昱的“离间计”,虽不高明,却往往有效,尤其是在乱世之中。 张羽对此并不在意,却也佩服程昱的执着和胆色。对方明知瞒不过他,却依然如此行事,一方面说明曹操招揽他的决心确实不小,或是真的对他忌惮颇深。 “程公,你这日日登门,我这清茶都快供不起了。”第五日午后,张羽看着再次登门的程昱,半开玩笑地说道。 程昱抚须大笑:“子平说笑了。能与子平这般俊杰畅谈,实乃人生快事,莫说清茶,便是白水,昱也甘之如饴。只恐叨扰过甚,军师厌烦了老夫这无趣之人。” “岂敢岂敢,程公学识如海,每每交谈,羽都如沐春风,获益良多。”张羽笑着奉上香茗。 两人再次落座,话题从昨日的《盐铁论》延伸到当下的时局。程昱似乎打定主意要磨下去,张羽也气定神闲地陪着。 就在两人谈兴正浓,程昱又巧妙地试图将话题引向兖州军力布防与吕布弱点的微妙边缘时,张府管家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躬身道:“先生,州牧府来人,言主公急召先生,说有要事相商。” 厅堂内的气氛瞬间凝滞了一瞬。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脸上立刻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歉意,他迅速起身,拱手道:“哎呀!竟是刘使君相召?必是军机要务!昱实在不知,竟在此耽搁军师宝贵时辰,罪过罪过!军师速去,昱这就告辞!” 他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仿佛生怕耽误了张羽的大事。 张羽心中暗笑程昱这戏做得十足,面上也露出几分“无奈”:“程公言重了。,我/地*书^城* ,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