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恩人是刘备

第22章 各方

  郯城州牧府内,刘备正与张羽、糜竺等人商议首次徐州僚属议事的细节。^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 “主公,徐州如今人心未定。”张羽目光如炬,“此次议事,当以安抚为主,稳定为先。” 刘备微微颔首,手指轻叩案几:“子平所言极是。陶公新丧,徐州上下多有疑虑。此次会议,当以彰显仁德为本。”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快步走入,单膝跪地:“禀主公,关将军有紧急军报送达!” 刘备眉头一皱:“呈上来。” 亲兵双手奉上一个木匣和一封书信。刘备先打开木匣,只见一颗人头赫然其中,正是笮融。他面色不变,只是轻轻合上匣盖,转而拆阅书信。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移动,刘备的脸色逐渐凝重。厅内众人屏息凝神,只见刘备看完后,将信递给张羽:“子平且看。” 张羽接过信纸,快速浏览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又将信传给糜竺。糜竺读罢,脸色大变:“曹豹竟敢私通笮融!此乃谋反大罪!”陈登接过信细看,眉头紧锁。 “主公,此事非同小可。”糜竺起身拱手,声音因愤怒而略显颤抖,“曹豹此举与笮融无异,当立即拿下,应当众公布其罪,以儆效尤!” 刘备沉吟不语,目光扫过众人。张羽手指轻捻,若有所思;陈登则眉头紧锁,似有顾虑。 “元龙,你有何看法?”刘备问道。 陈登起身一礼:“主公,糜别驾所言虽有理,但登以为,仅凭此信难以定曹豹之罪。若曹豹矢口否认,反诬此信为伪造,与曹豹交好之徐州世族必为其辩护。届时骑虎难下,反使徐州人心惶惶。” 张羽点头附和:“元龙兄所言极是。此信虽为曹豹亲笔,信中只说让笮融小心,并无谋逆实证。若曹豹辩称是心忧同僚安危...” “军师此言差矣!”糜竺打断道,山羊须微微颤动,“笮融乃公认叛逆,与其暗通款曲便是大罪!” 刘备眉头舒展:“子仲不必急躁,子平元龙所言有理。但曹豹心怀不轨,若不处置,终是祸患。不知可有良策?” 厅内一时沉默。张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主公,登有一计。”陈登打破沉默,“不如暂且按下此事,暗中监视曹豹举动。待其再有异动,人赃俱获,再行处置不迟。” 张羽忽然轻笑一声:“元龙兄之计稳妥,但羽以为,不妨更进一步。” 众人目光齐聚张羽身上。只见他广袖一摆正色道:“主公可不仅不追究曹豹,反将彭城答应归还之丹阳兵权交予他。如今下邳笮融三千丹阳兵己收回,正好顺水推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糜竺瞪大眼睛:“这...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陈登也皱眉道:“子平,曹豹己有反心,再予兵权,岂不更加危险?”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见张羽胸有成竹的模样,便知他必有深意:“子平,此计何解?” 张羽微微一笑:“主公,兵法云'欲擒故纵'。,求\书\帮? ^冕/废_岳~黩¢曹豹若真有反心,见主公不仅不追究,反而增其兵权,必会放松警惕。届时...” 他没有说完,但眼中寒光己说明一切。 陈登思索片刻,仍不放心:“军师此计虽妙,可风险太大。若曹豹趁机作乱...” “元龙兄勿忧。”张羽从容道。“羽己有所安排。曹豹若有异动,必叫他自取灭亡。” 刘备见张羽如此笃定,想起他此前料事如神,便点头道:“子平既有把握,便依此计行事。” 陈登见刘备己决,虽仍有疑虑,也不再坚持。他转而提议:“主公,笮融之事当在僚属会议公布,以震慑有异心之人。” “此言甚善。”刘备赞同道,“子仲,你即刻传令各郡齐聚郯城议事。” 糜竺领命,又忍不住问道:“主公,那曹豹...当真就这样放过?” 刘备看向张羽,张羽会意,解释道:“子仲放心,此乃'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曹豹若安分守己,主公仁德,自会给他改过之机.若执迷不悟...”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那便是自寻死路了。” 糜竺恍然大悟,拱手道:“军师深谋远虑,竺不及也。” 议事毕,众人告退。张羽走在最后,刘备叫住他:“子平留步。” 待厅内只剩二人,刘备压低声音问道:“子平此计,可有十足把握?” 张羽目光坚定:“主公放心。此事皆在羽掌握之中,况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