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国潮1980

第十八章 有福(感谢stupd2打赏盟主)

国潮1980 镶黄旗 1460 2025-08-30 17:28

  徒弟有徒弟的运气,师父也有师父的福气。

   康术德这段时间也一直在交好运。

   1980年的三月底,让他盼了许久的京城户口,终于办下来了。

   这事儿实打实的不容易。

   因为落户京城的事儿本就难办,何况这又赶在知青集中返城的高峰期。

   还别看打老爷子1979年回到京城就申请了。

   若不是有街道从中帮忙,若不是上头有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反复重申。

   即使再花上几年,也未必能有个结果呢。

   不过这一办妥,也就真解决大问题了。

   首先就是康术德有了购物本。

   从此,在副食品供给上,他和宁卫民就再不至于捉襟见肘了。

   甚至有些以户配发的商品——比如每月每户二斤白糖,他们俩还能领双份儿。

   于是宁卫民下午倘若回家早,肚子打饥荒,就能吃上富强粉馒头蘸芝麻酱和白糖了。

   这种搭配方式可堪称这个时代的经典,属于一种极奢侈的物质享受。

   别看馒头中间虽然只是简单加一层芝麻酱配白糖。

   但那丰腴浓厚的口感,却能盖过上等西点的鲜奶油去。

   比商店里那些能当武器防身的核桃酥和江米条好吃多了。

   像京城有一句顺口溜就是专夸这种吃食的。

   “蓝色的墙,柔软的床,夹着芝麻酱的馒头蘸白糖。”

   由此可见,这种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幸福。

   当然,若是条件再好的人家,把普通馒头换成油炸馒头片,那简直就是极致奢华了。

   和皇帝老儿每天扛金扁担种地,饿了吃炸货的境界大致能划等号。

   至于谈到这种吃法有多金贵。

   其实倒不是指八毛一斤的白糖,五毛五一斤的芝麻酱,许多人就真吃不起。

   关键还是在于物资的限制上了。

   所以鉴于此,宁卫民吃这的时候仍然还得尽量背着点儿人呢。

   否则让邻居们瞅见,多少显得有点“穷人乍富”,还真是不大好意思的。

   第二,有了京城户口,康术德也就能够享受京城社会福利保障了。

   这一条比第一条更实在。

   作为社会孤老,今后每月街道会补助他十八块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票子啊。

   无论买酒或是卖肉,吃什么不香啊?

   甚至哪怕有一天康老头糊不动纸盒子,哪怕宁卫民背信弃义不管他,他也不用担心什么。

   因为街道管他,进敬老院都是白吃白喝白看病。

   这就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过尽管如此,作为从社会底层赤手空拳混荡起来的人,康述德却不认为这是命里该着。

   他不是那种呵呵傻乐,安心坐享其成,等着生活给甜头儿的普通人。

   他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

   懂得章程是章程,执行在个人的道理。

   所以户口本儿的事儿一办妥了,他就让宁卫民替他买了些烟酒礼物。

   然后特意打听到了街道干部的家,周末亲自提着东西登门致谢。

   没想到更巧合的是,他来的这天,这位干部正坐在自己家里生闷气呢。

   而且还是为自己一个亲戚生气。

   这事儿是这么回事,干部亲戚的孩子也是刚回京城的知青。

   自打今年春节见面,这位亲戚就托干部帮忙给孩子找工作。

   可如今工作多难找啊?

   干部千方百计,费了牛劲,才跑下来一个给京城玉雕厂看大门的临时工作。

   听着有点像凑合事儿,这不假。

   可也得说人家厂子财大气粗啊。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技艺最好,作品最佳的创汇企业。

   一个月人家给二十四块呢。

   工作内容也很轻省,只需要帮忙传个电话,平时分分报纸,送送报纸就行。

   论起来比好多工厂正式学徒工都强呢。

   何况干这个,天天在厂里都能和厂领导见面啊,还有送报纸这样近距离接触机会。

   那只要让领导有了好感,不就有可能调进车间去干正式工嘛。

   关键还是得先进了厂子,才能再想下一步嘛。

   可偏偏亲戚一家压根不懂这骑驴找马的道理,纯粹认为干部敷衍他们。

   没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