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若为帝
朱棣的老婆不是别人,正是他徐达的宝贝闺女徐妙云。·比!奇/中\文`网- ?首`发. 当着朱元璋的面说朱棣有大帝之资? 回头朱棣被砍头,流放,那苦的不还是自家闺女? 徐达连忙跪在地上冲着朱元璋哐哐磕了两个头。 “皇上!燕王殿下从小孝顺,对待太子殿下更是谦恭有礼,绝不是那种篡位夺权之辈!” “这人妖言惑众,千万当不得真!” 朱元璋不是第一次听陈平说大帝之资了。 自然只当成是一个笑话。 朱棣跟他性格最像,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几乎能够断定朱棣绝对不会夺自己大哥的位置。 “咱又没说什么,你好好听就是了!” 徐达闻言,又看了看朱标,见朱标也是满脸笑意,这才紧张地站起身。 另一边,陈平还在滔滔不绝地PUA朱棣。 “所谓天下无小事,你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 “骂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 “是为了让你真正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明悟历史,并以史为鉴。” “我见过强敌环伺,列强欺压,丧权辱国,民不聊生的凄惨乱世,也见过向死而生,鲜血铸就,雄狮觉醒,巨龙昂首的辉煌。.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我更见过百姓衣食无忧,病有所救,贫有所济,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你从未曾见过的开明盛世。” “我不希望大明重蹈我所熟知的历史。” “我若未曾来过便算了,既然来了,哪怕是一心求死,也想让大明在我死后,走上我未曾知晓的未来。” 朱棣听到陈平的话,虽然不甚明白,却也能听出陈平话里的期待和沉重。 当即跪在地上,沉声说道: “先生,学生从未想过,自己在先生心中如此重要。是学生自以为是,有愧先生教诲。” “无论学生今后能否成就帝皇之位,誓必谨记先生教诲,时刻将百姓和大明未来放在第一位。” “我若为王,比镇守边关,开疆扩土,开拓大明万里疆域。” “我若为帝,必励精图治,善待百姓,固守大明万世江山。” “还望先生教我!” 另一边的朱元璋和朱标也被这一番话点燃了激情。 哪怕知道朱棣话里还是有野心,也不得不为他此刻的豪情折服。 毕竟一个是亲爹,一个是长兄。 总归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弟弟,能够立下不世之功。 另一边,陈平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你上午给的三个休养生息的策略,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j′i¢n\r?u~t-a,.~c′o.m¢” “历朝历代提到休养生息,都知道要减轻赋税,可这赋税怎么减?能不能减下去?能不能落实到老百姓头上?” “卫所兵开垦荒地,然后开垦出来的荒地归属问题怎么解决?谁去种?种出来之后,怎么保证每一粒粮食都能用到朝廷身上?” “至于扩大徭役,更是笑话!从哪扩?从百姓身上扩还是从富人身上阔?还是你这个燕王亲自去蹲徭役?” “这三个策略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其实就是脱裤子放屁,没什么卵用不说,反而会加重百姓负担。” 朱棣细细琢磨了一下,当即明白过来,连忙说道: “求先生赐教。” 陈平叹了口气说道: “休养生息,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基础上提高国力,进而富国,道理简单,里面的学问却不简单。” “首先,简单的赋税减免,短时间内并不能对朝廷有益,这个成效可能要几十年,经过一代人的休养之后,人口出现增长才能有效果。” “而且单纯的减税,对百姓意义并不大,因为如今大明的土地在百姓手中的少之又少,这么一减,真正受益的并非百姓,而是那些坐拥万亩良田的勋贵劣商。” “至于开垦荒田,则更是劳民之举。” “卫所兵来自百姓,本就是用百姓中的军户当作守卫一府之地的府军。” “从洪武初年开始,卫所多有逃兵,更有卫所官占用屯田,私役军士耕种,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到时候又要养出不少贪官。” “扩大徭役,则更是劳民伤财,明军又不是特别缺武器,明军的武器水平对抗周边那些小垃圾几乎相当于降维打击了,为什么还要扩大徭役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