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诸葛亮联东吴抗曹,赵柏轩论装逼之道
主殿之中,诸葛亮与孙权、鲁肃商讨联合抗曹之事。^1^5~1/t/x/t`.~c?o^m+ 方略己定,孙权问诸葛亮曰:“听闻刘豫州派给先生的护卫,曾得曹操称赞为‘虎雏’,先生可否为吾引见?” 诸葛亮笑曰:“客随主便,既来江东,孙将军召来相见可也。” 孙权颔首,对鲁肃言道:“少年英雄,当有礼遇,子敬可与甘兴霸同往相请。” 鲁肃知孙权忌惮赵林武艺,于是拱手离席,往偏殿中请赵林与甘宁。 及入偏殿,却见赵林正与甘宁交谈。 甘宁曰:“柏轩贤弟,还有何妙言以教我?” 赵林言道:“装逼之道,何其多也,语言只是其中之一。 譬如甘将军之锦衣金铃,亦属装逼之道。 只是将军操作不当,是以不得人称赞,反为诟病。 将军内着锦衣,却于衣外又披甲,如此甲胄遮蔽,不显锦衣华美,又因束甲需紧,反致锦衣褶皱,如此安能得人艳羡?” 甘宁问曰:“贤弟此言有理!可有计策以教吾?” 赵林将杯中酒饮尽,起身言道:“来,将军且唤人取来兜鍪甲胄,愚弟为甘兄亲自着甲。” 甘宁闻言大喜,起身言道:“此殿中便有盔甲,贤弟助我!” 其余众将皆为二人谈话吸引,自有热心肠的同僚步入殿后侧室,取来一套盔甲。\x.i?a*o+s·h~u_o¢h·o/u_.`c^o?m- 赵林便上前解开甘宁腰带,甘宁惊骇,急护住腰腹,言道:“贤弟何意?” 赵林笑曰:“甘兄若不褪下锦衣,愚弟如何能为? 哦......哎呀!甘兄误会矣,林是为甘兄打扮一番...... 不瞒甘兄,林不好兵书,不好刀枪,只好美人抚琴弄萧,甘兄切莫误会。” 鲁肃恰好此时进了偏殿,见状大惊,言道:“二位将军!二位将军莫要胡闹啊!” 甘、赵二人闻言,对视一眼,皆哈哈大笑,围观的江东诸将亦忍俊不禁,自有热心肠的甘宁同僚,为其解释。 赵林褪下甘宁锦衣外袍,手脚麻利的将盔甲套在甘宁身上,顺带亲手试了试江东甲胄的质量如何。 待为甘宁束紧甲带,又将锦衣套在甲胄之外,细细打量,不觉为美,又掣甘宁佩剑在手,在众将惊呼之中,割掉锦衣一条衣袖,还剑于鞘。 众将虚惊一场,惊呼方止,各自将佩刀佩剑还鞘。 赵林呲着大牙环视一圈,口称“误会,误会,别激动。” 双手麻利的将半袖锦衣整理一番,最后将兜鍪为甘宁戴上,如此这才罢手。 甘宁不知这身打扮是美是丑,急问江东诸将。¨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却见在场众人皆惊叹不己,便是鲁肃亦颔首连连,说道: “柏轩将军真乃奇才也,如此装扮,确实更显威风凛凛。” 甘宁闻此言,哈哈大笑,以无袖之手扶剑,宽袖之手捋了捋唇须,颇为自得。 “贤弟,此单袖衣袍,可有名号?” 赵林曰:“此乃愚弟自创,名为‘文武袍’,形制简单,甘兄可令善针织之女自制。” 甘宁念叨两声,大喜。 鲁肃见拖延己久,便将孙权相请之意相告,甘、赵二人闻言,各自整理衣冠,随鲁肃前往主殿。 二人甫一入殿,孙权目光便被甘宁吸引。 甘宁原本身量就大,此刻顶盔掼甲,外着文武袍,露出半臂连胸铁甲,一手按剑,昂首阔步而入,端的勇猛儒雅并存,武将威严尽显。 甘宁得意洋洋,行至孙权面前,先抱拳行礼,又对诸葛亮拱了拱手,接着张开双臂,转了一圈,言道: “主公观我衣衫,可华美威严乎?” 孙权颔首,笑曰:“兴霸果真威武不凡。” 甘宁闻言更难掩笑意,急行几步,执赵林手,引至孙权面前,言道: “主公,此乃吾弟,赵林赵柏轩,昔日长坂坡力斗五将之虎雏也,末将身上的文......” 赵林小声提醒:“文武袍。” 甘宁继续言道:“对!文武袍,末将身上的文武袖,便是吾柏轩贤弟为我裁之。” 孙权目视赵林,笑曰:“吾常闻柏轩将军,少年英雄之名,常思得见。 今闻刘豫州派将军同与孔明先生来我江东,乃令子敬先生相请,终能一睹尊严,果真英武不凡。” 赵林含笑,抱拳曰:“林亦常闻吴侯贤